近年來,海南省搶抓全國教育裝備綜合改革試驗區、全國教育信息化試點省建設機遇,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智慧海南總體方案(2020-2025年)》等文件要求,在全省范圍內推行鄉村小規模學校同步/專遞課堂建設,實現全省覆蓋,強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
同藍天,筑均衡。目前,海南省在全省范圍內正逐步推進區域教育均衡化發展,其中,在海南五指山、屯昌、瓊中等多個縣市,銳取以國家“三個課堂”建設指導意見為依托,攜手這些地區全力打造150余間優質的錄播教室,幫助區域實現一點帶多點同步教學的專遞課堂應用,讓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云端萬里相連,共享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
專遞課堂開課了!空中架云橋·異地同課堂
“即便是遠程課堂,孩子們依然互動得很好,我們老師聽下來,也覺得受益匪淺。非常感謝市教育局、市繼續教育中心組織的這次‘專遞課堂’,讓孩子們不用走出校門,依然能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五指山第一小學負責人評價道。
五指山市聽講教室
異地同步,優課共享。五指山市通過“一校帶多點”的教學組織形式,從2022年春季開學起開展專遞課堂應用試點工作,深度應用建設在各校的銳取專遞課堂教室和互動終端,實現區域各校的異地連接,以進一步彌補鄉鎮教師結構性缺編、專業課教師業務水平不高等不足,全面提高全市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服務能力,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學生在教學點與主校區課堂云端相連
“螃呀么螃蟹哥,八呀八只腳,兩只大眼睛……”4月18日,一節別開生面的網絡連線“專遞課堂”在海南省五指山市第一小學的銳取錄播教室開講,老師彈奏著鋼琴帶領學生們聲聲歡唱。
老師課堂畫面多角度全方位捕捉記錄 *圖源 五指山第一小學美篇
教室內,銳取錄播系統正自動跟蹤錄制著老師在講臺上的授課和板書畫面,當老師進行樂器演奏時,教室配置的專用麥克風和銳取高清攝像頭則實時捕捉器樂的聲音和老師動作,這樣一堂精彩的音樂專遞課堂,通過銳取互動終端實時共享至教學點的屏幕,來自暢好、毛道、紅山和毛陽4個鄉鎮教學點的學生在聽講教室如身臨其境,與主校區的曾老師一同沉浸式體驗音樂的樂趣與曼妙。
專遞課堂上,老師與學生同屏面對面交流 *圖一圖源 五指山第一小學美篇
而此時,鄉鎮聽講教室里學生的上課實況在銳取錄播的清晰記錄下,也一同呈現于主講教室的大屏幕中,學生們在老師的拍打節奏伴唱中,與各個教學點的同學們一同互動對唱,師生、學生之間面對面交流發言,靈動的音符將師生們緊緊相連。不同的教室,同一節課堂,銳取以先進的技術打破城鄉之間的空間障礙,將一間間教室串聯起來,讓名師優課“遞”進鄉村學校課堂,有效地解決了農村小學特別是教學點音、美、英老師短缺的問題,促進了教育的均衡發展。
專遞課堂面對面!城鄉同互動·共研科學夢
同課實驗,近在咫尺
與五指山市相隔百里的屯昌縣,同樣積極開展區域專遞課堂結對工作,以銳取錄播教室和互動終端,將學校之間緊緊地聯系在一起。2022年5月13日,屯昌縣水口中心小學錄播教室內,一堂干貨滿滿的科學課堂精彩呈現于學生面前。水口小學的曾麗芹老師作為主將授課教師,為大東小學、大石小學、福永小學、加寶小學等聽講學的學生們,帶來了三年級科學《物體在斜面上運動》。
老師無感化操作實現課堂高清錄制
科學課堂上如此繁多的實驗步驟,如何讓老師能夠保持遠端互動的同時又能夠專注于課堂呢?銳取錄播教室通過系統與教學課表的對接,實現教室內錄播設備的自動開啟與關閉,實時自動跟蹤錄制教室內的多路畫面,老師無需改變教學習慣,零操作便可進行課堂的同步錄制與直播互動。
學生沉浸式體驗實驗課堂
不僅于此,系統同時無縫對接“海南省中小學 5G 同步課堂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優質課堂資源的上傳積累,師生們在課后可登入平臺進行觀摩復習,與此同時,為避免老師的繁瑣操作步驟,聽講教室只需將U盤插入至銳取互動終端,即可實現課程的實時錄制,便捷的操作為資源的留存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隨心所欲零操作,實驗畫面自動跟蹤
課堂上,曾老師以理論擴寬學生們的科學視野,同時層層遞進,深入淺出的引導學生開展實驗,主教室和聽講教室的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興致勃勃地動手做實驗,師生間猶如在同一間教室同上一堂課,校與校之間的互動變得如此簡單,主課堂的“主導”,和分課堂的“配合”,讓生動有趣的科學課突破時間、空間的界限,實現了真正的資源共享。
多教學點云端聯動
專遞連線,師生在各校共享了一堂堂精彩課堂。海南省以教育信息化為鑰匙,為偏遠鄉村學校學生打開優質教育的大門,讓教育信息化的觸角延伸至每個鄉鎮、每所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