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開年,在全球TV整機市場尚處于下行區間的背景下,TV代工市場一季度整體實現3%的小幅上漲,由此也反映出全球TV市場中代工比例進一步提升。雖然整體市場容量未見顯著波動,但代工市場的內部競爭卻愈演愈烈。根據DISCIEN《全球TV代工出貨月度數據報告》,進入2024年后代工市場頭部效應加劇,TOP10代工廠增速超過5%,客戶資源進一步向頭部匯聚。
圖一、全球TV代工季度出貨及同比表現走勢數據來源:DISCIEN 單位:M
MOKA(茂佳):Q1出貨3.3M,同比增長3%,排名榜首。其中TCL協同業務與去年同期持平。ODM業務主要由歐洲、拉美等區域拉動。出貨增長一方面是由于去年同期尚未擴大與LGE的代工合作,另一方面則源自于去年底開始陸續的區域客戶導入。在中小尺寸競爭趨于飽和的情況下,茂佳訂單也向大尺寸領域拓展,代工尺寸顯著提升。
Changhong(長虹):Q1出貨2.8M,同比增長38%,位列第二。出貨增長一方面由于長虹同期在亞洲區域與印度代工廠Dixon的合作處于起量階段,而另一方面則是源自年初東歐、北美的新客戶導入。此外長虹目前海外出貨SKD/CKD占比相對較高,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出貨效率和運轉速度,使得整體出貨實現大幅提高。
TPV(冠捷):Q1出貨2.4M,同比下滑12%,排名第三。下滑主要出現在國內及歐洲兩大區域。其中內銷出貨下滑主要受到市場需求收縮影響;歐洲區域下滑一方面是由自品牌外放訂單增加,另一方面則是受到Samsung歐洲區域訂單被其他代工廠分流的影響,整體出貨有所下滑。拉美和北美出貨則實現增長,彌補了部分出貨缺口。
圖二、24Q1全球TV代工出貨排行
數據來源:DISCIEN 單位:萬
AMTC(兆馳):Q1出貨2.1M,同比下滑15%,排名第四。下滑主要由于去年年初北美渠道大幅補貨造成的高基數影響,同時頭部客戶Haier的供應商擴展也對兆馳的訂單帶來一定分流壓力。但是在北美客戶持續導入、與印度本地工廠合作加強、以及海外工廠產量逐漸爬升的作用下,兆馳未來出貨仍具一定增長空間。
Skyworth ODM(創維):Q1出貨2.0M,同比增長15%,排名第五。基于海外工廠的輻射,創維亞洲、中東非區域客戶均得到進一步拓展。同時在Philips訂單的導入下,歐洲區域出貨顯著提升。目前創維越南工廠尚處于產能提升階段,未來有望強化創維對東南亞區域的輻射,并幫助其進一步開拓北美市場。
Expressluck(彩迅):Q1出貨1.8M,同比大幅增長57%,排名第六。彩迅在歐洲、中東非、拉美等多個區域均有海外工廠進行輻射,具備較強競爭力。同時在與東歐Horizont等工廠的合作加強以及商超渠道的導入下,彩迅歐洲出貨大幅增長。因此雖然彩迅二月春節休假半月對當月出貨水平產生一定影響,但Q1整體仍保持了較高的出貨增速。
BOE VT(視訊):Q1出貨1.7M,同比持平,排名第七。北美主要受去年同期渠道補貨影響,出貨有所收縮,而在東南亞訂單增加的推動下,亞洲區域訂單同比增長。客戶方面,Hisense外發代工物量收縮對視訊出貨造成了一定壓力,但得益于視訊在亞洲等區域的客戶導入以及其在大尺寸代工方面的優勢,出貨缺口得到彌補,最終整體出貨水平與去年持平。
KTC(康冠):Q1出貨1.6M,同比增長16%,排名第八。內銷出貨在Xiaomi的訂單增長的推動下進一步提升。海外增長主要來自于對亞非拉區域客戶的開發以及和當地代工廠的合作加強。基于新導入的客戶去年同期尚未開始出貨,因此康冠Q1在亞非拉區域出貨取得顯著提升。
HKC(惠科):Q1出貨1.6M,同比增長40%,與康冠出貨量相同,并列第八。增長主要得益于其在大尺寸代工領域的競爭力不斷提高,以及TCL等國內品牌客戶的代工外放物量增加,二者合力推動惠科頭部客戶出貨量進一步增長。同時,惠科去年下半年在北美陸續導入的客戶也為Q1出貨提供了增長動力。
整體來看,代工市場一季度在微漲3%的成績下平穩度過,但其中的增長主要由頭部代工廠拉動,而中小代工廠的生存空間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擠壓。同時,面板廠的控產也為代工廠的定價策略以及訂單交付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在技術不斷成熟和大尺寸化的持續推動下,當下中小尺寸的代工市場已趨于飽和,而65及以上的大尺寸代工領域尚有較大開發空間,目前頭部代工廠間的大尺寸競爭也已經初露端倪。而隨著各大品牌在超大尺寸和Mini LED上的布局逐漸加強,二者或許將成為未來代工市場的主要拓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