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所謂奇跡
無法改變的是,“固執”就是“固執”,時間長了總有壞處,如同拿感冒當時尚注定只是偶爾為之,藥畢竟不能當飯成天吃。當難以被撩撥的心動經歷一段漫長的歲月,這樣由平淡而生的“固執”也會逐漸轉變成一種危險的無知:
在沒有搜索引擎的時代,人們習慣了一手敲著鍵盤一手拿著字典找,或者兩手敲著鍵盤耳邊夾著電話問。電腦?網絡?不過是一份好點的報紙、或一臺帥點的打字機、或一部話費便宜些的手機,而已;
在沒有IPHONE的時代,人們對手機的執著只能沉迷于外表的千變萬化,手機看上去更像女人才樂于追求的寵物。symbian與WM的智能化系統的出現已經讓許多玩機客驚呼萬歲——咱也可以玩技術啦!于是男玩難,女玩美,各安一界。你瞅吧,要外表有外表,要內涵有內涵了,這玩意兒還有啥盼頭;
電影就更是一個龐大到無極的話題,因為它講述的是,咱宇宙自己的故事。在阿凡達之前,幾乎所有技術的人文的社會的信息的手段都可以被拿來作為所謂的發展方向,一個統一的表現就是所有的電影都傾向于,其實是巴不得把自己叫做“大片”,然后提出自己請了多少位大牌、用了多少個特效畫面等等以資佐證,然后帶著“偉大”的光環換來一個或“偽大”或“萎大”的結果。因為無論他們多么狂妄,誰都不敢再向《泰坦尼克》18億美元票房神話提出一個挑戰。連夢都不敢做,你指望這樣的想象力還有多強。
所以,當百度提出讓人們在網絡上直接獲取所需;當蘋果提出打造一臺完全與眾不同的概念化手機;當卡梅隆要用右手把自己的左手干掉,人們上述那種固執到無知的理念又不知道從哪里鉆了出來。當他們覺得一種夢做到大過天方夜潭的時候,就連恥笑都消失了,唯一的想法就是恨不得馬上把他送進醫院,還不是正常醫院那種,以免荼毒眾生——這不扯得嗎,都什么時代了,卡梅隆,你說多少就是多少,經濟危機還當自己是印鈔機啊。
可是這個時代還是這個時代,這個時代同樣擁有奇跡:當中國那眾多或蟲或民的網絡人知道原來在網絡上真的可以問“十萬個為什么”的時候,百度已經蠱惑了其中7成人心,在2009年撈走了44億雪花銀;當人們詫異原來手機還可以那樣做,可以又有所謂的外表又有所謂的內涵,于是所謂的“HIPHONE”“MIPHONE”等一水山寨特產風聲云起的時候,蘋果依然喜滋滋地在牛年狂攬2510萬部的賣機錢當零花,自豪地享受著“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禮遇;還有?那就是卡大叔雙手一攤,把18的記錄直接單刷到25(后面再加個億字,然后再加上美元),深刻領悟“兩手抓,兩手都能硬”的真諦。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音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