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3.關于反數碼的謊言
你可能經常聽到有人說:“數碼聲比模擬聲差太多了。”“數碼化音頻就像一幅粗劣,由一個個粗點組成的報紙圖片。”“奈奎斯特采樣定理完全行不通,那個CD的44.1KHz的采樣率不能夠解決極高頻段的問題,因為只有那里的一個周期僅有兩三個采樣點。”“數碼聲音,即使在最好的狀況下,也會發干發刺。”諸如此類,等等。
這實屬無知胡言和故意誤導。謊言在主流中很少得到支持,因為數碼科技已經獲得了完全的認同。不過這個謊言卻依然在一些音響世界的非主流,未獲重生的Hi-End音響沙龍和各種各樣的刁偏的聽音室里流傳著、延續著。
最可笑的反數碼謬論的表現竟是:喜歡LP多于CD,而不是喜歡模擬母帶多于數碼母帶。模擬母帶與數碼母帶之間的爭辯還未知誰勝誰負。吱吱聲、噼啪聲、爆豆聲勝過背景寧靜的數碼信息坑?這是一個對客觀事實的變態抗拒。
這里有一些讀電子工程二年級學生也能給你證明的事實:數字音頻是百毒不侵的,但模擬音頻永遠做不到,0和1在信號路徑中決不會像模擬音頻那樣被改變。即使是今天音響發燒中最低端的44.1KHz的采樣率。也能夠分解所有的聲音頻率,不會引起任何音頻范圍內的信息損失。那些兩個采樣點如何能夠還原20KHz的疑問是幼稚的曲解奈奎斯特采樣定律的行為。
至于為什么有些模擬錄音聽起來更好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錄音師的功勞。在麥克風擺位,聲音電平,平衡度和均等化處理上做得很好。還有就是錄音的地點非常符合聽覺聲學。
某些早期的數碼錄音也確實是硬和刺。但這并不是因為它是數字音頻,而是工程師還在思考模擬方式,修正預先估計但其實不存在的損失。當今最好的數碼錄音是有史以來最好的錄音模式。公平起見,我們必須承認最高技術的模擬錄音和最高技術的數碼錄音師可以相媲美的。盡管如此,在專業領域里模擬錄音的擁護者正迅速較少。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內容導航】
- 第1頁·1.關于線材的謊言
- 第2頁·2.關于電子管的謊言
- 第3頁·3.關于反數碼的謊言
- 第4頁·4.關于聽音測試的謊言
- 第5頁·7.關于雙線分音的謊言
- 第6頁·9.關于CD處理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