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展會小知識:展會的產生、發展及趨勢
會展是從展覽發展而來,而展覽業起源于中世紀時代集市貿易。隨著17世紀的英國工業革命,推動了世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先進的通訊和運輸工具的使用,工業化大規模的生產,產品推銷和原料的需求,出現了國際展覽會或博覽會等具有較大規模的產品交易場所,一些地方開始建造常設的展覽場館。1851年在倫敦首次舉行了世界博覽會,標志著舊貿易集市向標準的國際展覽會與博覽會過渡。1895年萊比錫舉辦了第一屆國際樣品博覽會。展覽業從此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19世紀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展覽會與博覽會成為發達國家爭奪世界市場的陣地。為適應市場的變化,擴大對外貿易,展覽會與博覽會改變過去單純的商品展示方式,采取樣品展示、邀請專業貿易人士前來參展,進行期貨貿易,以達到加劇市場競爭的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一批因戰爭而停辦的展覽會和博覽會重操舊業,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了勃勃生機。隨著生產、銷售的專業化,國際展覽業轉向組織舉辦專業性貿易展覽會。為適應這一發展趨勢,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掀起一股興建大型展覽中心熱,并大量擴充從業人員隊伍,國際展覽業形成了龐大的產業規模。
20世紀80年代,隨著經濟全球化,展覽業發展更為迅速。進入90年代后,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學技術革命,盡管網絡技術廣泛應用,但展覽會的“實物性”和“直接性”仍然無法取代,而在展覽會上大量應用信息技術,將進一步完善展覽會的媒介功能,為展覽商和觀眾提供更多的方便。同時業內競爭加劇,導致強強聯合,推行全球化戰略,搶占各國的展覽市場。國際展覽業內的“巨頭”們正以兼并與合作的方式建立戰略聯盟,進行國際化運作,如世界上兩家著名的展覽公司“瑞德”和“克勞斯”合作聯姻,共同開發通訊計算機展覽市場。德國展覽業的三大巨頭:漢諾威、杜塞爾多夫、慕尼黑展覽公司聯手進軍中國上海,投資建設展覽中心,搶占中國展覽市場。
目前展覽業表現如下明顯的特征和發展趨勢:一是舉辦機構專業化。二是展覽公司集團化。三是參與者國際化。四是電子商務被廣泛應用。五是重視對發展中國家市場的開拓。
另外,近代由于世界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等交往的頻繁,國際會議服務也逐步形成了一個會議行業市場,并與展覽業融會一體。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音響網
-
【內容導航】
- 第1頁·透過上海展,看后展會時代音響企業如何理性決策營銷
- 第2頁·行業展會的價值冷思考
- 第3頁·“后展會”時代,音響企業如何理性選擇
- 第4頁·展會小知識:展會的產生、發展及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