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隨身聽敲響警鐘,影碟機前途未卜
曾經在我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音頻產品,如留聲機、晶體管收音機、盒式錄音帶、DiscmanCD隨身聽、BP機等等,由于創新太慢、缺乏創新又或者創新方向錯誤,一個個從我們的生活中失去蹤影,現在又有一個產品讓人擔心,那就是市場逐漸萎縮的影碟機。
據中國電子音響工業協會秘書長陳立新今年4月份公開的數據就顯示,去年我國碟機銷量達1.2億臺,同比卻下降了23%,在藍光、互聯網、多媒體等多重挑戰下,傳統碟機的未來備受考驗。
DVD,即數字多用途光盤,是CD/LD/VCD/EVD的后繼產品,DVD從1994年下半年提出初步規格到1996年年初樣機的出現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曾被認為是娛樂業的新一代標準存儲技術,可是隨著其他影音數碼產品和個人娛樂產品的興起,DVD的價格不斷降低、市場份額不斷萎縮,前景堪憂。影碟機行業并非缺乏創新,可其技術創新歷程有點慢,尤其是影碟機行業仍然只停留在“滿足需求”的創新階段,還沒有像隨身聽行業那樣出現類似蘋果的引領者,因為看不到“生氣”,外界才會不看好影碟機產業。
俗語說,英雄創造時代、時代造就英雄,影碟機現在就是缺乏一個能夠給整個行業帶來“生機”的英雄。
藍光、互聯網和多媒體誰將是影碟機行業的真正引領者,誰才是將給影碟機行業帶來“生機”的英雄,一切還沒有定論,但是就目前影碟機行業的情況來說,很多優秀的企業也仍然僅僅停留在“滿足需求”的創新階段。今年外銷市場很紅火,很多企業就會將重心轉移到國外市場;假如明年外銷不好做,這些企業可能又會將重心轉移到國內市場,大部分影碟機企業都在圍繞著市場的需求而改變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而甚少有企業去考慮如何“創造需求”、如何重新挽回消費者對影碟機的熱情和信心,慢慢地惡性循環,影碟機市場也變得越來越萎縮……
確實,我們不能說影碟機企業沒有創新,這就像我們不能說隨身聽的衰落是因為缺乏創新一樣,影碟機和隨身聽的發展過程中都在不斷創新,可是隨身聽時代的終結告訴我們:創新有不同的層次,更新或者創造新的東西只是最基本的理解,最深層次的創新應該是能夠對整個行業、整個社會起到徹底“改變”的效果,而現在的影碟機企業似乎還沒有找到徹底“改變”的方法。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音響網
-
【內容導航】
- 第1頁·隨身聽停產,iPod崛起
- 第2頁·索尼隨身聽失敗的啟示
- 第3頁·隨身聽敲響警鐘,影碟機前途未卜
- 第4頁·隨身聽的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