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何為藍光?
藍光這個概念其實是對于光譜來說的,由于藍光激光的讀取的波長正好和藍色光線的范圍一致,因此取名為藍光。
以下是互聯網上查到的定義。
百度百科:藍光(Blu-ray)或稱藍光盤(Blu-ray Disc,縮寫為BD)利用波長較短(405nm)的藍色激光讀取和寫入數據,并因此而得名。而傳統DVD需要光頭發出紅色激光(波長為650nm)來讀取或寫入數據,通常來說波長越短的激光,能夠在單位面積上記錄或讀取更多的信息。因此,藍光極大地提高了光盤的存儲容量,對于光存儲產品來說,藍光提供了一個跳躍式發展的機會。
維基百科:藍光光碟的命名是由於其採用波長405納米(nm)的藍色激光光束來進行讀寫操作(DVD採用650納米波長的紅光讀寫器,CD則是採用780納米波長)。藍光光碟的英文名稱不使用「Blue-ray」的原因,是「Blue-ray Disc」這個詞在歐美地區流於通俗、口語化,并具有說明性意義,於是不能構成註冊商標申請的許可,因此藍光光碟聯盟去掉英文字e來完成商標註冊。
■ 藍光的特點
★ 存儲容量大
一個單層的藍光光碟的容量為25或是27GB,足夠錄製一個長達4小時的高解析影片。新力稱,以6x倍速燒錄單層25GB的藍光光碟只需大約50分鐘。而雙層的藍光光碟容量可達到46或54GB,足夠燒錄一個長達8小時的高解析影片。而容量為100或200GB的,分別是4層及8層,F在藍光的容量已經最大可以支持400GB,16層的藍光光盤已經出現,都可以達到對硬盤挑戰的地步。
采用波長405nm的藍色激光束進行讀寫,之所以能儲存龐大容量,主要是因為這三種寫入模式:
一、縮小激光點以縮短軌距(0.32μm)增加容量,藍光光碟構成0和1數碼資料的訊坑(0.15μm)變的更小,因為讀取訊坑用的藍色激光波長比紅色激光小。
二、利用不同反射率達到多層寫入效果。
三、溝軌并寫方式,增加記錄空間。藍光的高儲存量是從改進激光光源波長與(405nm)物鏡數值孔鏡(0.85)而來。
★ 耐用
我們知道DVD的光盤及其容易受損而導致不可以播放出正常的畫面。而藍光這方面也有所進步。藍光光碟擁有一個異常堅固的層面,可以保護光碟里面重要的記錄層。飛利浦的藍光光盤采用高級真空連結技術,形成了厚度統一的100μm(1μm=1/1000mm)的安全層。藍光光碟可以經受住頻繁的使用、指紋、抓痕和污垢,以此保證藍光產品的存儲質量數據安全。
★ 可接受度高
雖然藍光播放機以及藍光是另起爐灶,自立門派。并且其物理特性已經跟DVD算是沒有多大關系了,但是消費者接受起來卻并沒有太大的難度。因為消費者關心的只是使用起來的感受,而不去研究其工作的原理。而藍光播放機在這一點上很好的迎合了消費者的習慣。
一、在界面上面基本保證了與DVD的一致。其實在內容的控制上面,藍光播放機的選項要豐富得多,但是消費者不會在意這些,因為無論是開機,還是操作起來的感覺,并不會感到有什么過大的差異,使得消費者認為其只不過是一個升級了的DVD(大多數消費者的想法)
二、安裝上的一致。同樣是一根線、一個類似于小盒子的機器、一張光盤,都可以找到DVD的影子。這對于用慣了DVD的用戶來說,接受起來基本上沒有任何的障礙。
三、操作上的一致。同樣都是使用遙控器,都有快進快退……,使得消費者不會感到藍光播放機的操作有太大困難,短期內就可以上手,這一點要強于高清播放機尤其是HTPC的使用感受。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音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