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萬里的征程:JBL輝煌65載
協同工作
JBL與同屬Harman旗下的Crown功放、dbx和BSS信號處理品牌協同合作,使得該品牌能夠吸納更多的優點。HiQnet®軟件的研發將揚聲器的控制和監測轉移到了電腦屏幕之上。 這種強有力的結合加上Harman的重型卡車已經逐漸打破了巴西、中國、印度和俄羅斯國內市場的壁壘。通過大量的研究,Harman管理層通過購買Selenium獲得了巴西的大片市場,同樣,亞洲市場也引起了集團的極大關注。自公司在吉隆坡開設亞太地區總部起,集團就顯示出了在這一地區進行投資的強大信念。
“作為一個公司,我們在專業音頻方面擁有一個非常宏偉的計劃,它能夠引領我們重建業務并達到最終的目標,”Harman高級銷售總監David McKinney說道。McKinney先生和他的團隊將能量灌注在集團的事業之上,并很快將吉隆坡的三人工作組擴展為20人以上,并擴展了班加羅爾、印度和深圳的辦事處。特別是在中國深圳,Harman集團擁有100余位雇員。新加坡新建成的庫房將更好地保障集團的后勤工作,總部則提供從日本到新西蘭之間所有國家和地區專業人員的培訓,負責訂單等等。
印度是過去兩年中最吸引Harman和JBL目光的市場。“這是一個地域差異很大的國度,你必須注意文化、語言和經濟狀況上的差別以做出恰當的決定,”McKinney先生解釋道。從專業角度來看,印度的項目數量增長極快,它們大多由政府或私人投資,對電影院、酒店及火車站和飛機場等公共設施進行完善。Harman的印度分部自信滿滿地大展拳腳,用更好的服務應對更多的招標和班加羅爾市場。
同樣,位于深圳的中國團隊也已經越發深入這個國家的市場,ACE(安恒利)公司已經連續幾年榮膺Harman集團最佳經銷商的稱號。“ACE作為代理商為Harman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我們也在進一步尋找并滲入新的市場領域,”銷售總監Thomas Marcher說道。“我們希望將業務進一步本土化,了解二三線城市的更為具體的需求。中國的總業務量很大,我們不能死守沿海大城市。此外,我們還準備為中小城市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因為它們也擁有眾多的人口和現代化的基礎設施。通過建立新的銷售渠道,新的經銷商將會幫助我們和當地客戶進行更好的溝通。”
“我們在中國的戰略與印度是不同的,”Marcher先生進一步解釋道。“盡管我們在印度建立了完善的銷售、市場、服務和技術支持體系,但我們還是意識到新產品研發和市場擴展的關鍵在中國。”毫無疑問,Harman和JBL是出售質量而非價格,但公司還是感覺到在某些市場領域中缺乏具有競爭力價位的產品。來自市場研發小組的24位工程師設身處地地感受到了這一點。作為Harman中國區的專業總監,Timothy Smith (TJ)于2009年來到深圳組建Harman工程部,致力于面向當地市場新產品的開發。這些新產品就包括JBL影院系統,這套系統也將面向全球發售。
James Bullough Lansing未能見證JBL的發展和崛起,這的確是個遺憾。但他所留下的,是對完美品質的堅持以及一個工業開始之初的傳奇,這種精神和傳奇由William Thomas和Sidney Harman不斷傳遞給一代又一代的研發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不斷傳遞到加州Northridge公司總部,傳遞到墨西哥和中國的工廠。以物擬人,JBL或許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但這個美國傳奇式的品牌勢必將不斷地延續下去,獲得更好的發展。
更多相關: AV集成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音響網提供,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視聽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內容導航】
- 第1頁·萬里的征程:JBL輝煌65載
- 第2頁·萬里的征程:JBL輝煌65載
- 第3頁·萬里的征程:JBL輝煌65載
- 第4頁·萬里的征程:JBL輝煌65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