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從山西太原傳來最新消息,由云上光電設計、生產的PH16戶外全彩LED顯示屏在靈石林業局辦公大樓樓頂成功點亮;項目工程圓滿竣工。屏體的安裝主要是用于林業局發布關于生態可持續發展、育林護林政策以及反哺修復生態和諧等相關的政策政令以及法規;有些時候更是通過更加直觀的公益宣傳片來倡導當地民眾對生態環境的關注與愛護,積極推動當地林改政策的實施。為靈石縣盡快達成由“煤炭靈石”向“生態靈石”轉型的目標。云上光電設計生產的LED全彩顯示屏也有幸見證這一惠民政策的實施。 云上LED屏見證“煤炭靈石”轉型“生態靈石” 靈石縣林業局LED顯示屏屏體面積為49.55平米,選用的是PH16這種型號的產品;采用堆裝方式矗立于林業局辦公樓樓頂。據現場負責施工指導的大區經理廖棋介紹,屏體安裝高度近20m;林業局辦公大樓入口處近50余米,是PH16型號的全彩LED顯示屏的最佳觀看距離;也確保了屏體完美的視覺感官體驗。廖經理還介紹,云上光電LED顯示屏工程項目產品型號的選擇、屏體結構的設計以及安裝方案的制定等等都是必須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經過精密測算才能最終確定的;云上光電通過自己的經驗積累和主動積極的專業態度以確保為用戶量身定制科學合理的LED顯示屏工程項目方案。這也是云上光電能在用戶群體中贏得優質品牌口碑的因素之一。 關注靈石林改,關注靈石生態和諧可持續發展 靈石縣地處晉中南端,地下煤炭蘊藏面積占縣域總面積的71.3%;工業經濟占全縣經濟比重的80%以上。 長期的資源依賴性發展造成了地面塌陷、植被破壞、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群眾生產生活和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靈石縣委、縣政府逐漸認識到,靈石之長在于煤,靈石之短在于綠,發展之基在于林。近年來,靈石借助林改的推動,成功走出了一條由從生態失衡到生態平衡、從煤炭富縣到生態興縣、從單一綠化到綜合治理、從粗放經營到精品實施的科學發展、綠色發展之路。 ■改革,實現可持續發展 2008年,靈石被確定為全省林改試點縣。能否搞好這場改革,對于靈石謀變至關重要。截至目前,全縣全面完成了77.87萬畝集體林地的主體改革任務,外業勘界率100%,確權率90%。林改涉及千家萬戶農民的切身利益。各村村情、林情不同,靈石改革一村一策,全縣85%以上的集體林地被均分到戶。造林大戶的合法權益同樣得到維護,既尊重歷史又統籌兼顧。縣林改領導組抽調專人負責收集和認定全縣林改前造林大戶及農戶的原始證件,累計收集原始證件5321份,受理林權爭議145起,涉及面積4.03萬畝,調處率達91.54%。林業部門針對不同情況分類指導,林地治理效果較好且程序合法的,堅決予以維護;治理未全面達標的,未完成治理的部分由村集體收回重新分配;治理無效或承包合同顯失公平的,全部收回重新分配。 ■反哺,修復生態和諧 靈石是典型的資源縣,煤炭企業既是資源開采的受益者,又是生態破壞的主要責任者。據統計,全縣80%以上的集體林地靠近煤礦,這部分林地也被列入此次改革范圍。由于治理難度大、經濟效益低,短期內無法得到有效治理,必須用優惠的政策和靈活的機制,調動社會反哺林業。財政補償:靈石在全省率先出臺了《地方生態公益林區劃界定、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和保護管理辦法》,把48.14萬畝林地劃為生態公益林,并從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中提取生態效益補償資金,標準初步確定為每年每畝補助10元,縣財政每年投入補償資金481萬元,涉及農戶戶均受益124元。 社會補償:縣政府制定了廠礦綠化三年總體規劃,每噸煤提取生態補償資金10元用于生態建設,造林10萬畝。為了解決企業造林用地問題,出臺了《靈石縣關于加快民營林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靈石縣林地、林木流轉實施辦法》。從2009年開始,靈石縣政府根據煤碳企業的生產規模和能力,給企業下達綠化任務,兩年共下達造林任務6.48萬畝。 ■效益,興林富民雙贏 林改推動了靈石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全縣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方位、多主體的造林綠化投入格局逐步拓展。近3年,縣財政累計投入4.56億元,帶動社會投入3億元,完成造林32萬畝、通道綠化210公里、村莊綠化128個。全縣林木綠化率由2006年的37.6%提升到53.41%,靈石連續3年榮獲“全省造林綠化先進縣”稱號。 縣委、縣政府把核桃經濟林建設作為興農富民的戰略工程,對新栽核桃的農戶每畝補貼180元,管護每畝補助43元。截至2009年底,縣財政3年投資1715萬元,帶動社會投資3000萬元,使全縣核桃經濟林面積發展到17.41萬畝。2009年,全縣核桃產量350萬公斤,產值7000余萬元,農民人均增收437.5元。2010年,靈石啟動了30萬畝核桃經濟林的總體規劃,計劃連片栽植20萬畝-22萬畝,同時結合林改在邊角地帶、荒山荒溝發展散生核桃林。雷家莊村趙春娥家栽植了20多畝核桃林,每年的核桃收入有2萬多元。農民張保計2002年承包林地730畝,發展側柏、刺槐、紅棗、核桃。林改后,他投資100余萬元發展林下養殖種植,2009年純收入超過50萬元。
更多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