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公共廣播系統(tǒng)起碼須配置下列環(huán)節(jié):廣播揚聲器,廣播功放,話筒。 100W以下的小功率播送功放通常自備前置級,無須裝備前置放大器,俗稱合并式播送機。功率較大(例如數百瓦以上)的播送功放則通常須另配播送前置放大器。但無論是合并式播送機內的前置放大器仍是分立的播送前置放大器,其輸進口都應有優(yōu)先權排序。通常至少有一個話筒處于最優(yōu)先級,該話筒的信號能主動按捺其他輸入信號(即所謂具有主動“默音”功用),以便在尋呼以及有緊迫事端時,能強行刺進緊迫播送。這與通常HiFi(或專業(yè))前置放大器以及調音臺也有些不一樣。 該系統(tǒng)中的術語:話筒、線路、功放、揚聲器等都是一般電聲工作者或電聲音響愛好者所熟悉的。但其中的廣播線路、廣播功放和廣播揚聲器與普通的音箱線、功放、揚聲器都略有不同。關鍵是廣播線路通常相當長(幾百米乃至千米以上),而一般專業(yè)音響的音箱線很少會超過百米。為減少傳輸損耗,廣播信號原則上是用“高電壓/小電流”的方式傳輸。所以廣播線路一般不須用昂貴的音箱線而只須用普通的雙絞線;如果配置在室外,則應加防雷設備。 由于系統(tǒng)用高壓傳輸,所以廣播功放須提供高壓信號。通常廣播功放都內置有輸出變壓器,用以提升(或規(guī)范)其輸出電壓,稱為“定壓式”功放。定壓式功放的輸出端子標示70V/100V/120V/200V等標稱輸出電壓(NormalOutputVoltage)規(guī)格,而不是像專業(yè)功放那樣標示額定負載阻抗數值(歐姆—Ώ數)。后者也因此被稱為“定阻式”功放。 廣播揚聲器是廣播系統(tǒng)的終端,由于廣播線路提供的是“高壓/小電流”信號,所以相應地,廣播揚聲器應是高阻的,它們都有內置的、用于阻抗改換的“線間變壓器”,其輸入端子也標明70V/100V/120V/200V等標稱適用電壓標準(以及額外功率數值),而不是它的阻抗數值。配接播送揚聲器時也不用核算它們的阻抗,只須其適用電壓標準同播送線路的標稱傳輸電壓相符就可以把它們掛接上去,但掛接(并聯)在同一線路上的播送揚聲器的總功率不能大于驅動該線路的播送功放的額外輸出功率。不然播送功放會過載。播送揚聲器的最少數量不受約束,播送功放不會由于輕載或空載而致使功能惡化,更不會因此而損壞。 簡易系統(tǒng)只能發(fā)布語音廣播,如通知、尋呼、講話等。倘要廣播背景音樂、廣播新聞、發(fā)布錄音,則須添置CD、卡座、調諧器(收音機)等設備。廣播功放通常備有多個有優(yōu)先權排序的輸入接口,可以方便地同這些設備連接。順便指出,有些人認為定壓式功放的輸出電壓任何時候都應等于其標稱電壓,他們用電壓表(或電平表)監(jiān)測正在運行的定壓功放時,總是發(fā)現輸出欠壓,從而認為功放有故障。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定壓式”廣播功放的“標稱輸出電壓”,是指對應于額定輸出時的輸出電壓,而不是任何情況下都具有的輸出電壓。實際上,由于聲音信號是一種強弱不 固定的信號,所以聲頻功率放大器在正常作業(yè)時的實踐輸出電壓也是隨時改變的。在不過載的條件下,只要峰值信號才會到達標稱值,而其均勻輸出總是小于標稱值。這即是用電平表監(jiān)測時“總是欠壓”的緣由。所謂“定壓式”,是指其輸出電壓不會隨負載輕重而改變(在不過載條件下)——即具有電壓源的輸出特性,而不是指其輸出電壓會像供電電源電壓那樣固定在一個量值上。現代聲頻功率放大器絕大多數都使用了大環(huán)路電壓負反饋技能,因而,即使是所謂“定阻式”功放,實踐上絕大多數也是“定壓”的,只不過在輸出端標明的不是額外輸出時的電壓值,而是與此相對應的負載阻抗值。 另外,公共廣播系統(tǒng)原則上不是立體聲系統(tǒng)。立體聲系統(tǒng)是一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重現原發(fā)聲源方位的電聲系統(tǒng)。我們曉得,為了營建具有方位特點的聲像,立體聲體系至少需求兩個聲道,即至少要用兩個按必定規(guī)矩裝備的揚聲器放出兩路既關聯又不一樣的聲響。而公共播送體系原則上只要一個聲道。雖然公共播送體系中能夠有許多揚聲器,但它們只播映同一個聲響;多個揚聲器不是為了營建聲像,而是為了在播送效勞區(qū)內營建盡能夠均勻的重放聲場。當然,若是必定要在公共播送體系中播送立體聲節(jié)目,也并非絕不能夠,但只能在有限的播送區(qū)內,并且須花費額定的出資。
更多相關: AV集成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慧聰教育裝備網提供,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視聽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