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LED,首先被大家想到的便是生活中最常見的LED顯示屏。LED顯示屏產品最早出現在八十年代后期,因其使用壽命長、環境適應能力強、價格性能比高等特點迅速在大屏幕顯示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另一LED應用產品,LED照明燈由于其壽命長、節能、色彩豐富、安全、環保等特性,已經慢慢開始取代白熾燈,成為第三代照明產品,預計在2015年LED照明占據中國國內通用照明市場30%以上,產值預期達到5000億元。 然而,自2011年以來,LED產業卻越來越舉步維艱。 (1)LED產業:四年前蜂擁而上如今企業批量倒閉; 自2011年以來,鈞多立、愿景光電、博倫特、浩博光電、大眼界、億光倒閉、十方光電等一批LED顯示屏企業相繼倒閉,雷星光電、中山市雄記燈飾廠沒能堅持到LED照明進入民用市場的黎明,臺灣的LED晶粒廠奇力光電、中山市世豪磊晶廠等倒閉破產洗牌的陰影就一直籠罩著LED行業,深圳2012年倒閉的LED生產企業已達80余家,佛山有將近一成的企業倒閉,東莞、中山等地的企業也深陷危機之中…… (2)并購找出路 少數LED企業產能利用率有所上升; 根據最新公告,福日電子將于9月2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定增及受讓邁銳光電92.8%股權等議案。聯創光電收購上海信茂,科恒股份收購聯騰科技,德豪潤達收購雷士照明8.24%股權,同方國芯受讓國微電子96.5%股權,此前的雷迪奧被洲明收購,而據業內知情人士透露,另有一家深圳LED顯示屏企業已經簽訂上億的被收購意向;還有一家深圳LED企業已經達成被收購合同,大概在1000萬左右,暫時未對外公布。 隨著行業內的并購,2013年LED產業整體市場行情的顯好,少數LED企業產能利用率有所上升。LED產業各環節產能利用率中led藍寶石襯底36%;LED外延芯片51%;LED封裝80%;LED照明應用61%。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院長張小飛認為今年LED產業發展到了關鍵時期,行業大整合已經出現,現在LED產業鏈上有8000多家企業,最后剩下幾百家就夠了。 (3)CCTV2經濟信息聯播觀點——LED案例再次提示: 把屬于市場的交還給市場; 早在2009年,為了擴大內需,科技部推出“十城萬盞” 半導體照明應用示范城市方案,計劃以北京、上海、深圳、武漢等21個城市的公共照明為載體,大力推動LED產業。 自此,LED產業發展走上了坦途,政策補貼一項接一項,從上游設備到下游應用采購一應俱全。LED產業也從半導體行業的一個分支型小產業,一躍成為許多地方的重點培養或支柱型產業。 進入6月以來,國內各地針對LED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頻頻頒布,全國范圍內,以“千億產業”為LED發展目標的縣市級地區已增至數十個。 然而,現在的LED產業卻舉步維艱。高利潤、低行業門檻和不斷的政府政策補貼,導致LED產業投資過熱,產能過剩,利潤下滑,甚至LED曾被一度認為是“第二個光伏產業”。“自動化設備使用越來越多,企業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每一家(LED企業)的產能都是過剩的。”深圳市康碩展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黎忠誠先生接受CCTV2采訪時說。 面對時隔四年后截然不同的局面,今年三月,深圳市政府以《政府公報》的形式廢止了實行4年多的《關于印發深圳市LED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5的通知》,業內人士表示,盡管政府文件未透露具體原因和細節,但無疑與LED產業目前的發展態勢有直接關系,表明了政府將不再對LED生產企業及該產業發展進行財政補貼,這或許是一個信號,未來LED產業的發展或將依靠市場為主,從長遠看反倒有利于LED產業的企業發展。 雖然深陷“LED企業倒閉潮”和政府政策補貼的退出,但深圳市業內人士表示,“這是市場的選擇,并不是產業危機,LED市場的前途依然光明。”讓其如此自信的,并不是強大的政策后盾,而是已經由政策主導發展完善的市場機制。
更多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