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dia觀點:規范5G與數字經濟,同時為發展6G鋪平道路
到2022年,監管領域將呈現出五大核心動向: 科技巨頭的主導地位日益增強,引發了各國對數字主權的需求;監管機構如何通過分配更多頻譜并采用各種許可方式為發展5G鋪平道路;人工智能(AI)在監管層面帶來獨特的挑戰;縮小數字鴻溝與普及寬帶的必要性;為避免形成分裂網(splinternet),監管機構和政策制定者應如何圍繞6G展開合作。監管機構如何應對與引導這些行業動向將在未來數年對TMT行業的發展進程產生重要影響。
監管機構與政策制定者要為發展下一代網絡做好準備,確保在6G標準上達成協議,這一點尤其重要。他們必須避免標準出現碎片化的情況,防止電信/互聯網生態分裂成不同的群體,形成“分裂網(splinternet)”。鑒于高速網絡在未來數字經濟中將扮演十分關鍵的角色,監管機構與行業參與者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并應對許多新出現的問題。
隨著平臺的市場主導地位增強,它們也將在監管層面造成與投資、進入市場、競爭、創新、保護消費者以及公共經濟福利相關的新挑戰。這種主導地位與相關的爭議導致要求更大科技主權的呼聲越來越高。
Omdia跟蹤的與平臺相關的大多數公告都涉及到監管規定與違規罰款。無論是通過禁令、罰款、立法、國際協議,還是針對稅收和貿易的措施,執行和更新法規都應該秉持一個目標,即在不遏制創新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減少不良影響。
Global publicly announced regulatory initiatives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digital technology platforms, by type
主要信息
科技巨頭的主導地位日益增強,引發了各國對數字主權的需求。隨著大型科技公司占據前所未有的市場主導地位,它們引發的爭議越來越大。這些數字服務覆蓋全球的本質對各國的主權形成挑戰,因此各國政府發現執行本國法律變得更加困難。政策制定者正在構思旨在實現更大技術自主權的政策。
監管機構應重點關注使用新的許可制度分配5G頻譜。應采用靈活的方式使用頻譜(包括獨家許可、共享與未授權頻譜、本地與專用許可)。監管機構必須決定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將5G頻譜直接分配給專網或移動運營商。不斷演進的短期、中期和長期頻譜分配路線圖有助于對投資進行預測。
需要對AI等新技術進行監管,從而維持人們對新技術的信任。由于AI帶來的挑戰超越了傳統上以電信為中心的監管范疇,各部委和政府部門將需要攜手推進有效的監管活動。監管機構必須首先關注特定行業的法律,以及AI應用可能與現有監管政策(涵蓋隱私、數據處理、透明度與用戶同意等方面) 存在利益沖突的領域。
政策制定者應優先考慮縮小數字鴻溝并提高數字素養的戰略。無處不在、價格實惠的寬帶接入是所有國家寬帶計劃的關鍵所在,但數字戰略也應鼓勵公民以變革的方式使用連接服務,從而推動創新與發展。網絡部署通常只在人口密集的地區才具有商業可行性,因此應考慮提供公共資助或履行監管義務等解決方案。
政策制定者應圍繞6G標準展開合作,從而避免生態分裂。業界已經開始關注6G;為了為發展6G鋪平道路, 政策制定者應該為未來做好準備,確保及時確定并分配適合6G的頻譜。統一標準對于防止電信生態進一步分裂也至關重要。
給監管機構/政府/政策制定者的建議
監管機構應確保基于恰當的風險評估(而非保護主義)采用數字主權政策。全球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場主導地位日益增強,這促使各國采取旨在支持技術主權的新政策。不過,監管機構應基于強有力的證據(而非純粹出于保護主義)來采取這類政策,并且應當出臺有效的方案來解決與數據、創新以及執行法律有關的特定風險。
政策制定者必須與業界攜手,規劃撤銷銅網監管與服務。政策制定者應專注于支持運營商并與之合作,加快推進光纖遷移進程。其中包括促進基礎設施競爭、制定定價策略、提高最終用戶對光纖接入的認識以及使用即插即用型終端實現無縫過渡。一旦達到足夠的光纖覆蓋范圍,監管機構應將光纖接入納入批發義務,并考慮銅網以及相關監管制度的未來。
對于利用AI的新技術,政策制定者應努力就相關規則達成國際共識。政策制定者應關注AI可能與現有監管政策發生利益沖突的領域。各國政府應與商界、研究界以及國際社會合作,在AI系統的設計和部署方面探索以人為本、值得信賴的最佳方式。
各國政府應通過新冠疫情吸取教訓,努力縮小數字鴻溝。各國政府應審查自己的國家寬帶計劃,并制定全面的國家數字戰略,包括提供國家援助的工具來實現無處不在、價格實惠的寬帶接入。監管機構應確保讓所有人都負擔得起寬帶服務。
以最適當的方式及時提供統一的頻譜來促進投資、創新與競爭。清晰的中長期頻譜分配路線圖是賦予投資者信心的關鍵。此外,還應采用新的、靈活的頻譜使用方法,比如獨家許可、共享與未授權頻譜以及面向不同行業的本地與專用許可,從而確保能夠有效利用頻譜資源。
給服務提供商的建議
在監管環境之下,互聯網巨頭必須秉持更加積極主動的合作精神。監管機構正在積極探索如何對這些大公司進行監管,力求實施支持更大數字主權的政策。科技巨頭積極參與其中,針對這些新問題提出基于技術的創新解決方案,是確保監管制度實現統一的基本步驟。缺乏凝聚力的監管框架的出現,將使科技巨頭在遵守監管規定方面遭遇更大挑戰。
運營商必須評估通過交易與共享來改善頻譜資產的機會。監管機構正在權衡如何面向垂直行業與移動運營商分配關鍵頻譜,運營商因此應積極主動地幫助解決這一困境。有效利用稀缺的頻譜資源至關重要,因此在某些情況下,移動運營商必須認識到最好的解決方案可能涉及與其它參與者共享頻譜,從而推動5G應用蓬勃發展。此外,運營商應評估是否可以通過交易改善自己的頻譜資產。
運營商應攜手合作,幫助解決數字鴻溝問題,從而避免監管機構設定更嚴格的監管目標。經驗表明,以市場為主導(而非依賴政府干預)的發展才能最高效地實現有效的資源配置。然而,與人口稠密地區相比,一些農村地區和人口稀少地區的經濟活力更低。共享基礎設施有助于減少部署成本。運營商共建共享無線網絡也有助于避免監管機構在頻譜許可證發放條件/普遍服務義務中設定艱巨的覆蓋義務。
運營商應與監管機構合作,在不損害弱勢客戶利益的情況下,有效地規劃撤銷銅網服務。運營商在撤銷銅網服務時,需要提前通知批發客戶,給他們留出充足的準備時間 ─ 包括發出正式通知,闡明退網時間表、提供的替代產品以及新的價格條款。這樣做使運營商能夠提前與最終用戶展開有效交流,將終止網絡的初步計劃傳達給后者,并確保自己有時間為易受影響的客戶制定有效的支持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