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從“陪跑”到冠軍國產銳豐的發展路
激蕩的商海洶涌澎湃,潛伏著風險的暗礁也預示著商機的曙光,種種的不確定與激烈的競爭晃蕩著弱小的民企。在商海,于浮沉之中被淹沒的企業如恒河沙數,于浪潮拍擊之下逆勢成長的卻屈指可數。廣州銳豐音響器材有限公司(下稱“銳豐”)這家不起眼的民營企業,在“鳥巢”上贏足了眾人的目光。它在與眾多強大的國際公司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了“鳥巢”獨家擴聲系統供應商。其董事總經理徐風云戲稱他們是“亂拳打死老師傅”,在本期財智沙龍中,他就分享了公司中標“鳥巢”項目的始末,十分發人深省。
瓶頸 民族品牌亟需突破
伴隨著民用音響的衰落,電影院、會議室、體育場館等的專業音響行業卻在不斷成長。整個專業音響行業在廣東占據著全國五分之二的市場份額。創立于1995年的銳豐,以代理TC、哈曼、Bose這些著名的國際品牌起家。
但隨著經濟、娛樂的發展,低端的音響開始有市場需求。于是在1997年,銳豐創立了自主品牌LAX,開始走一條代理與自主品牌同時發展的道路。“我們拿到了JBL等國際品牌在中國的總代理,利用高端品牌在中國建立的渠道來賣我們的自主品牌,用高端進口品牌取得的利潤發展我們的國產品牌,一步步艱難前行。”徐風云解釋道,專業音響行業與別的行業不同,做再多的廣告都是徒勞,經驗、成功案例才是別人認同的關鍵。“所以從1997年開始,我們陸陸續續做了一些中南海的項目,總理常委會議室。到近幾年,已經開始做中南海里面的改造、中宣部的一號樓、最高人民法院的大小審判庭、故宮博物院的公共廣播、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國家大劇院……”
一系列的案例奠定了銳豐品牌最開始的成長,南京十運會開閉幕式工程的成功后,銳豐似乎進入了發展的瓶頸,需要有一個突破。而奧運會“鳥巢”的擴聲工程正是這么一個突破的良機。
起步 競標激起質疑一片
“鳥巢”即使只有一億個觀眾,每個人只值1塊錢,我們的品牌也得到了一億元的廣告價值。“鳥巢”是絕對能使品牌得到飛躍。下定了決心,有了機會,銳豐便開始行動。但是在取得標書之前,銳豐這個國產品牌競標“鳥巢”擴聲系統引來延綿不斷的質疑。
“當時有十一個進口品牌,我們是唯一的一個國產公司、國產品牌進去投標的。”徐風云回憶當時的情景,“有種八國聯軍瓜分中國的感覺”。競標初始,銳豐公司內部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有一天徐風云上洗手間,無意間聽到同事在討論公司投標“鳥巢”工程的事情,當被問及公司中標可能性的時候,其中一個同事說:“老板都是神經病,中國人干‘鳥巢’,起碼還要二十年的時間才能成功。”徐風云道:“質疑越是多就越是堅定我一定要去干的信心。我和董事長就像清兵一樣面前掛著個勇字,滿懷豪情壯志;清醒之后才發現,面臨著重重的困難。”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
【內容導航】
- 第1頁·從“陪跑”到冠軍國產銳豐的發展路
- 第2頁·實戰 劍走偏鋒彌補短板
- 第3頁·戰果學會了談判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