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實戰 劍走偏鋒彌補短板
雖然銳豐已經在中國通過無數的案例建立了自己國產品牌第一的成績,但是與國際同行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鳥巢”是全世界體育場館擴聲的最高點,各大國際公司都虎視眈眈、志在必得。銳豐沒有奧運會的經驗、沒有全世界最大場館的經驗,整個環境都非常不利。
2006年1月7日,14家競標公司進行第一輪方案說明。“第一家演示的美國哈曼公司拋出一套有四套變換系統的方案,請好萊塢設計師制作的動畫演示高達四十萬美金。作為奧運會合作伙伴的松下,給專家評委帶來了羅格的推薦信和一個小型系統模型。同此相比,我們240頁的標書文檔實在是差了一大截。”徐風云說。
慶幸的是,銳豐通過了第一輪篩選,留了下來。“盡管能夠留下來,銳豐已經有了嚴重的危機感。與競爭對手相比,沒有奧運會經驗是銳豐的硬傷,于是銳豐開始尋找突破口。銳豐認識到,表面上強大的國際公司不過是“紙老虎”,漏洞很多。專業音響賣的是一個系統,音箱、投影機、話筒、電腦、反沖音箱、調音臺等整個系統搭配起來才是一套專業音響設備。“那些國際公司是很強大,但并非每項產品都是世界頂尖,他們用的是一套好壞搭配的系統。”在全球的行業里,還有很多在專業領域做得很成功、又有奧運會服務經驗的品牌,但其缺少投標的機會。
于是銳豐找到了結合點。在短短三個月時間里,與德國的斯泰克等五家單項產品做得非常優秀的國際公司談判,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一起做“鳥巢”的投標方案。這樣一來,銳豐的團隊有了奧運會服務的經驗,合作伙伴也有了進入北京奧運會的機會,與此同時,國際化的團隊使銳豐的競標實力倍增。
到2006年6月,競爭到了白熱化階段。“國際奧組委給中國奧組委寫了一份措辭強硬的推薦函,松下是他們的合作伙伴,必須用松下的產品;克林頓為EV集團寫了份推薦信……當時各種謠言滿天飛。”銳豐利用了主場的優勢使出了各項絕招。首先在十幾個專業雜志上刊登文章《國產專業音響艱難前行》,大造輿論;然后,利用每年高技術推廣會的契機,對全國27個城市的專家、經銷商、工程商進行巡講,號召同行業的支持;還利用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等十分有影響力的協會組織行業大量人聯名給總理寫信,在行業里造足了聲勢。
在最后一輪“全球競爭性招標比選”中,徐風云為行業貢獻的含淚陳述贏得在場專家的掌聲,也贏得了夢寐以求的標書。“那些國際公司只是帶著做生意的心來的,他們做砸了就是賠錢而已;而我們認為這是無上的榮耀,我們做砸了就會讓行業抬不起頭。”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
【內容導航】
- 第1頁·從“陪跑”到冠軍國產銳豐的發展路
- 第2頁·實戰 劍走偏鋒彌補短板
- 第3頁·戰果學會了談判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