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阿凡達》的熱播掀起了全球3D顯示技術開發的熱潮。目前,占據全球市場70%以上份額的各大電視生產商都瞄上了3D熱潮,紛紛表態要大力推行3D技術;而國內相當多品牌的電視廠商也紛至沓來擠入3D開發的行列,視聽業界有了樂此不疲誓要把一切屏幕3D化的趨勢。據數據預測,3D顯示器市場預期將于2018年增長至220億美元,尤其是3D電視市場將會擴張至約170億美元,銷售量由2009年的20萬臺增長至2018年的6400萬臺。作為未來影音技術開發的發展趨勢予以過多關注無可厚非,但在發展動向未明的市場狀況瞬間出現為數不少的3D狂熱追隨者著實有些讓人眩暈。當前廠家匆忙“趕場”、“扎堆”式的上馬3D項目有失明智。有專家指出,技術上的分歧以及標準的缺失,會使3D電視市場形成亂局甚至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業界應當冷靜的面對3D電視群情高漲的狂熱。
目前的攝顯技術雖然具備了生產3D電視的技術能力,但3D電視標準還未出臺,3D內容得不到應有的定位,眾廠商爭先恐后進入3D電視市場,在未有市場標準平臺上過度的狂熱和迷戀開發3D顯示,反而拖慢3D顯示技術的發展速度。
在3D標準缺失的情況下,3D電視市場的節目制作數量在3D產業中尚不足1%,3D電視節目制作還處于空白狀態。制作技術復雜、花費成本偏高,而且市場觀眾不一定都會認可。此外,配套觀看設備也成為3D電視在家庭中推廣的障礙。與普通電視比起來,3D電視一英寸需近2000元,且向大尺寸發展,售價動輒數萬甚至10萬元,堪稱“奢侈品”。在高投入高價格背景下,國內消費者恐怕會望而卻步,短期不會形成消費熱點。
相對彩電企業和外行消費者的狂熱,業內專家紛紛表示對3D市場的發展持觀望態度。有專家指出,國內電視產業數字化和高清化的水平比歐美和日本市場分別落后3到5年的時間。而3D是比數字化和高清化更高級的概念,在沒有走完數字高清歷程的國內市場,3D電視的推廣勢必要更慢一些。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待3D熱潮,業內人士多數認為3D電視的普及必然是一個長期的事情,短期市場很難被看好。
不過,也有持異議的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在電影、電視節目等方面3D擁有內容瓶頸,但是在消費認知上的高認可度,3D彩電也可能給國內高端玩家帶來嶄新的應用享受。尤其是在電腦3D游戲市場,3D內容并不匱乏,許多游戲玩家恐怕都會對3D產品比較感興趣。而如果3D產品價格能夠迅速下降,也不排除消費者會在相應的價格上為“未來應用”買單。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